技术支持   Support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 技术文章

锌镍合金电镀工艺

2013/4/18      点击:

一.性能特点:


1、镀层镍含量可稳定地控制。

2、沉积速度快。

3、低电流密度光亮区范围宽,可用于形状较复杂的零部件的挂镀,也可用于滚镀。

4、镀液具有良好的整平性能,镀层呈银白色高光亮。

6、耐蚀性较电镀锌高5倍以上。


二.工艺参数:


成分及操作条件

含 量

氯化锌(ZnCl2)

50–65 g/L

氯化镍(NiCl2·6H2O)

140 g/L

氯化铵(NH4Cl)

220–230 g/L

三乙醇胺(三乙醇胺含量80–85%)

25 g/L

氨水(用于调节pH)

适量

添加剂A

50 ml/L

添加剂B

10 ml/L

温度

35–38℃

pH值

5.35–5.60

阴极电流密度DK(用于挂镀)

2–4 A/dm2

镍阳极面积/锌阳极面积

1∶2.0–2.5

锌/镍含量比

0.7–0.9

搅拌方式

阴极移动

过滤

连续或间歇过滤


三.配制方法


1、先往电镀槽加入1/2体积的水,加热至50–60℃,而后加入氯化铵,边加入边搅拌以加速溶解。待氯化铵全部溶解后再依次加入氯化镍、氯化锌、三乙醇胺、开缸剂(添加剂A)及辅助光亮剂(添加剂B)。

2、待所有组分全部溶解后,用过滤机过滤镀液,去除颗粒杂质。

3、补充水至规定体积。测定pH值并用氨水调整至5.35–5.40。

4、新配制的镀液在投入生产之前须经预电解去除化工原料中所含的铜、铅、锑等重金属杂质元素。预电解在0.3–0.4 A/dm2阴极电流密度下进行,预电解时间一般为几小时至几十个小时,直至镀层达到银白色为止。


四.槽液维护:


1、pH值的控制

该镀液的适宜pH值在5.35–5.65范围内。PH≤5.2,镀层呈麻点状;PH≤5.3,镀层光亮性差。随着电镀的进行,镀液的pH值缓慢的上升,用盐酸调整之。

2、Zn/Ni比的控制

镀液的锌含量与镍含量之比(Zn/Ni比)不仅是决定镀层镍含量的主要参数,也对镀层外观有显著的影响,必须严格加以控制。该镀液的适宜Zn/Ni比最好控制在0.7–0.9范围内。Zn/Ni比过高(≥1.0),当槽液温度较低(≤35℃)与阴极电流密度较小(≤1.5 A/dm2)的情况下,镀层呈灰色。反之,Zn/Ni比过低(≤0.5),镀层的镍含量有可能超过15%,对提高镀层的耐蚀性不再有益,而脆性增加。镀液Zn/Ni比可通过化学分析或其它简单方法予以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及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锌阳极与镍阳极的面积比。

3、温度控制

本工艺的操作温度较宽(30–40℃),除滚镀及镀件形状过于复杂的场合外,电镀操作温度一般选择35–38℃。

4、阴极电流密度的控制

阴极电流密度的选择取决于镀件形状。总的原则是,在保证镀层质量的情况下采用较大的电流密度,加大镀层沉积速度,缩短电镀时间。挂镀一般选择2–4 A/dm2,滚镀为1.0 A/dm2左右。

5、补缸剂(添加剂C)的添加

添加剂C的消耗量为100–120 ml/K.A.hr。添加剂C过量将导致镀件的高电流密度区出现凹凸不平及气流状条纹。反之,添加剂C不足则镀层光亮性不足。


6、该镀液的适宜氯化铵含量为220–230克/升,含量过低镀层呈灰色。定期分析并适当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