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   Support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 技术文章

锌镍合金生产应用流程及操作

2014/8/5      点击:

以下以漳州奕铨电镀公司为例,与大家去共同探讨和总结锌镍合金生产应用的实际操作控制条件及结果

1. 滚镀锌镍合金: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挂镀锌镍合金:

 

  点击浏览下一页


    从工艺的流程图上看到,锌镍合金的工艺基本和常规的镀锌工艺流程相同,酸性锌镍合金的操作更为简单一些,同时也可以直接钝化不需要中和,而碱性的锌镍合金需要中和,因为镀层上残留的碱比较多,一般的水洗很难完全清洗干净,需要中和的这个步骤,使在钝化这个步骤里,镀层的表面洁净均匀,使钝化更为均匀。


2、滚镀碱性锌镍合金的实际应用和生产操作

     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的锌镍合金,挂镀相对来说生产工艺较为简单,镀层质量,电流分布,沉积速度,镀液的循环交换都比滚镀优越,特别是碱性滚镀锌镍合金,由于碱性的功能性和镀层质量较为稳定和优越,所以目前国内实际生产应用大部分采用此工艺,但是局限于电流效率低和沉积速度慢,镀层易被碱液腐蚀,生产过程中效率低等,现总结出多家生产企业的实际操作应用和改善,目前有效的改善滚镀的难度和效率。

A、设备滚筒上的改善:碱性锌镍成分含量较低,传统的滚筒使得筒内的镀液交换较慢,另外电流的分布和有效的电流较少,电阻大。如图1,传统的滚筒,生产过程中电压高,电流上不去,在碱性锌镍合金中缺陷更明显。 图2,改进过的滚筒,生产过程中电压低,电流高,减少阳极过热等弊端,而且电流的提升能明显提高沉积的速度和生产效率。

点击浏览下一页


B、滚镀滚筒转动的频率加快:传统电镀生产一般转速在8转/分钟,在生产某些片状的工件往往会出现因为重叠或者贴紧筒壁,造成电镀上不良,有孔印,发黄,发黑等故障,经过电镀生产中的实际操作,当配合纱网状的滚筒,加快转速,12转/分钟,基本解决片状的工件重叠和贴筒,提高良品率。零件如图3

   点击浏览下一页

C、滚镀出槽后先回收后下料:碱性锌镍合金在强碱性溶液中容易被腐蚀,当镀件出槽后到下料这个过程中容易被药液腐蚀,产生镀层发黄,不均匀,发黑等不良,生产操作应用中经过此道工序,基本解决上述故障。图4


   点击浏览下一页


D、电镀工件钝化前先中和:工件电镀后表面残留的碱性药液在清水中很难彻底清洗干净,吸附在表面,在弱酸性钝化往往造成钝化膜表面不均匀,引起外观不良。中和作用类似电镀锌的出光效果,可以彻底先去除工件上残留的碱性药液,然后在去钝化,钝化膜成膜均匀,中和槽的浓度比也很重要,影响到后续钝化的成膜颜色深浅有着关联,常用的中和有稀盐酸,稀冰醋酸等


3、锌镍合金后处理钝化

     锌镍合金电镀外观通常都是光亮白色,本色的锌镍合金镀层就有着比较高的耐腐蚀效果,但是由于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上,则需求的颜色外观也有着不一样,钝化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经过钝化的锌镍合金镀层明显的增加耐腐蚀性。锌镍合金的钝化与传统的镀锌钝化不一样,因为镀层中含有8—12%的镍,所以钝化上与镀锌的钝化组分不一样,目前经过多年的研究,低铬或者环保三价铬的钝化工艺已经很成熟和稳定。
  




点击浏览下一页
4、展望


      事实证明,锌镍合金是一种比锌和隔更具有高功能性的镀层,它与锌、隔相比,耐腐蚀性有着很大的提高,同时既可做功能性的防护镀层,也可以做装饰性的镀层,用来代替隔可以避免对的人和环境的带来不利的影响,用来代替锌层,镀层只需和锌层的厚度差不多3-8UM,即可超过镀锌的耐腐蚀性,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要求理想代替镀层;

     随着技术的提升和改善,对锌镍合金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锌镍合金的电镀效果及质量会不断的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和控制性,维护也日趋完善,配套的钝化技术也将提升和可靠。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锌镍合金电镀的工艺将会在航空,汽车,机械工业,电子,军工上的产品有着很大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乔宇 潘国宽 张春河 —— 广州美迪斯新材料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电镀合金手册                              屠振密 ,李宁等
    电镀工程师手册                           谢无极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性能和应用           冯力群            
    滚镀锌的“滚桶眼子印”从哪里来      何生龙            电镀与精饰        1984.2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研究                   吴芬蓉            中国照明电器      2000.5.27
    锌镍合金的工艺及性能研究               田伟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4.6